- ·上一篇文章:如何推动旅游业“恢复元气”?文旅部提四项措施
- ·下一篇文章:北京西城启动冷链、餐饮等关联从业者每周循环核酸检测
【年终策划】回首2020,中国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
编者按:
男,丈夫也。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新社记者的笔和镜头记录了许许多多中国男性的故事,或慷慨激昂,或温暖感人,或纯良质朴,或坚韧不拔……在此仅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代表,重温一年来他们所带来的那些感动。
无论是为了国还是为了家,亦或是为了自己心中一个小小的梦想,他们的故事都会让人想由衷地感叹一句:中国的男子汉大丈夫,真棒!
他们礼貌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国人民的内心附上一层阴霾,但在疫情期间,一张2岁娃与护士互相鞠躬的照片让人们的心情瞬时变得晴朗。
2岁非新冠小患者住院,由于特殊时期限制家属陪护,护士们对小患者悉心照顾,安抚其配合治疗。男孩出院时向护士鞠躬致谢,护士也随即鞠躬回礼,照片定格了这一瞬间,感动了无数人。
有网友说:都说3岁看老,这么懂礼貌的小男孩,才2岁就能看出将来也会是个有修养的男子汉。还有人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香火绵延,华夏永续。
他们坚韧
今年,一段14岁独臂少年张家城在球场上打篮球的视频在网上走红,面对比自己高一头的运动员,他丝毫没有胆怯,仅用独臂完成了转身过人、胯下运球等高难度动作,精湛的球技让人惊叹不已。
虽然在5岁时因为意外失去了右臂,但对篮球极度热爱的张家城没有向命运低头,仍然克服困难追求理想,每天坚持刻苦练球。
打球的视频受到了库里、易建联等一众篮球明星的关注,网友们也纷纷点赞,而张家诚则表示:“不能骄傲,要么努力,要么放弃!”
他们自强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还在餐厅里洗盘子……”今年高考,吴兴荣以661分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大学,但因家境不富裕,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餐厅打工以补贴家用。
吴兴荣出生在农村,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家庭收入较少,他从上高中开始,每年暑假都要去镇上打工,正是因为这一情况,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从小就一直成绩优秀。
吴兴荣的父亲说:“在农村,不读书,就很难有出路。”录取结果公布当天,吴兴荣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录取结果照片,并配了三个字“如愿了”。
他们创新
“倒计时开始,3,2,1,发射!”这不是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指令,而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学生刘上发射自制火箭时的情景。
刘上自初中起就对研究火箭产生了兴趣,多年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热爱,多次动手实践,自学专业技能,经历了数次失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一次的火箭发射所有步骤都由他一人独自完成,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之多,让网友直呼钦佩。“我的最终目标是用火箭送快递!”刘上说。
他们善良
2年前,25岁的彭有兴作为特岗教师,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双山小学任教。学校地处大山深处,学生们上下学要沿公路走很久,为了保障安全,彭有兴主动担起了接送学生的任务。
每天清晨6点多,彭有兴便跑步到村口迎接学生,两年的时间,彭有兴走了2500里路。
乡村小学师资紧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彭有兴还担任起了语文、体育、思想政治、音乐等多个科目的教学。还将“军训”“素质拓展”“课外实践”等引入学校,让山里的孩子经历了很多人生第一次。
他们有担当
退伍军人康丰民的妻子身患疾病卧床14年,14年来,他一边照顾妻儿,一边打理企业,从没睡过一个完整觉。邻居评价他是一位退伍不褪色的好军人,更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模范丈夫。康丰民却说:“有她才有家,无论她以后会怎么样,我都会陪她走下去。”
他们有才华
贵州设计师石昌鸿将美食、建筑、京剧脸谱、傩戏面具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融入字体中,做成了34种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34个省市。
51岁的煤矿工人袁大树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写字,从大字不识几个的煤矿工人变身为拥有上万粉丝的网络小说作家,他写的小说《大隋武魂》共80多万字,思维缜密、环环相扣,读后很难想象作者是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煤矿工人。
“80后”青年陈国锐为拯救几近失传的民间技艺高楼米线,主动拜访老华侨、查阅文献、反复探索,将这门技艺“复活”,使高楼米线在2018年被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们不屈服于岁月
65岁的徐智林曾饱受肥胖、“三高”、痛风等疾病的困扰,为了身体健康,体重88公斤的他下决心减肥健身,一坚持就是22年。如今,徐大爷已经练就了一身硬朗的肌肉,他说,不管是20岁还是80岁,任何年龄开始运动都不晚。
他们心怀梦想
71岁的农民柳玉春一直有一个大学梦,为了这个梦,他今年第五次走进了高考考场,在柳玉春眼里,人生七十并非古来稀,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他追崇的目标。
九旬老人杨腾祥从小就有一个空军梦,但年轻时未能如愿。退休后他重拾梦想,查阅资料、学习知识,30年制作了600架飞机模型,并捐赠给博物馆供孩子们学习,将自己的梦想传递给下一代。
他们勇敢无畏
新冠肺炎肆虐全国,在所有人想着如何躲避病毒的时候,有一批“逆行者”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疫区。
听说前方缺少医护人员,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男护士孙春选推迟了与未婚妻的婚礼,随医疗队驰援武汉,临行前他对未婚妻说:“等我从武汉平安回来,便娶你为妻。”
孙春选。 张传明 摄
负责武汉长江二桥的亮化维保工作的“90后”小伙温瑞独自在武汉坚守一个多月,每天晚上,当桥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字样的灯光正常亮起的时候,温瑞总会感受到一种力量,他说:点亮了这座城市,就点亮了人们的内心。
一人一车,40余天时间里,山东小伙李骄阳先后8次奔赴武汉,为抗疫一线募集和捐赠20余吨医疗物资,前线缺啥他就送啥,堪称现实版的“千里走单骑”。
10天10夜,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这是数千名工人夜以继日换来的“中国速度”。他们中有曾参与过汶川救灾的“老兵”,有瞒着父母支援武汉的卡车司机……在他们眼中,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早一点建成,病人就多一份希望。
他们是国之栋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逆行武汉的高铁餐车上“小憩”的照片感动了所有人,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告诫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挤上餐车。他公开发言,强调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他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行程信息;他陪伴着14亿中国人度过最难的时刻……
钟南山在高铁上 苏越明 摄
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临危受命,在大年初三奔赴武汉。由于不分昼夜的高负荷工作导致胆囊炎发作,张伯礼在武汉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他在病床上又投入了远程会诊。他带领同事负责的江夏方舱医院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实现了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1530.76公斤,这是今年袁隆平团队培养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的产量。听到这个消息时,袁隆平笑得像个孩子。此前,袁隆平团队屡破超级稻单产700、800、1000、1149公斤的世界纪录。但这并不是终点,“90后”袁隆平说:“下个亩产目标是4000斤!我要搞到100岁!”
这就是中国的大丈夫,有勇有谋,顶天立地。
2020年,还有很多温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感动与力量,也让我们感受即使荆棘满地,仍有人勇往直前。
感谢所有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们,愿2021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记者:项菁 韦杰夫 王坚 童笑雨 张紫略 倪子涵 徐珊珊 石小杰 瞿宏伦 李婧 袁超 何佳欣 邹立杨 钟旭娟 叶秋云 吴晟炜 吕明 彭莉芳 阚力 林馨 申冉 张传明 钟升 李秋莹 赵晓 唐娟 朱志庚 钟学满 蔡敏婕 韩文青 张道正 王昊昊 卞立群)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